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TED中文》文字稿:游戏打得不错,你有希望做职业电竞选手吗? | 郑夺

你適合做職業電競選手嗎?我想這是很多家長和小孩子關心的問題。
大家可以感受到電子競技已經是一個新興的有著巨大影響力的體育產業,它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大家知道現在電子競技的影響力嗎?我們看一下,獎金最高的電競比賽,它的獎金池已經突破了4000萬美金,電子競技選手擁有明著星般的影響力,他們是年輕人的偶像。2022年杭州亞運會將把電子競技列為正式比賽項目,這意味著原來的電競選手和我們的傳統體育明星都可以贏得獎牌,為國爭光。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正向的消息,很多孩子都把電子競技當成自己的理想職業,希望未來能夠成為電子競技選手。

在電競產業工作了這麼些年,有很多家長朋友通過各種關係找到我,咨詢我說,自己的孩子遊戲玩得很好,也非常喜歡遊戲,將來是否能做電競選手。

每當遇到這樣的家長朋友,我都會反問:「如果我們測試下來,您的小孩適合做電子競技,適合成為電競選手,您會支持您的孩子嗎?」 一般家長這個時候就會陷入深思。

這個時候我就會安慰家長說:「放心,大概率您的孩子是不適合成為電競選手的。如果我們發現意外,測試下來您的孩子特別適合成為電競選手,那麼請您也千萬不要聲張,因為不要讓孩子驕傲,這有可能打亂或者是影響ta成為世界冠軍的節奏。」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家長的猶豫也反應了電子競技和遊戲產業的另一個方面。很多人認為遊戲影響學習成績,玩物喪志,造成了很多社會和家庭問題,也造成了很多社會矛盾。

我們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完全相反的消息太多了。不光是電子競技,我們對於其它事物的看法也是這樣。我認為只要是基於事實的客觀的報道,就都是正確的,只是發生的概率不同。

那我們看一下成為職業選手的概率。我們以王者榮耀舉例。正在進行的王者榮耀職業賽事有258名職業選手,而王者榮耀的每日活躍用戶,就是每天玩王者榮耀的遊戲玩家(DAU)有1個億。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1個億的玩家中,只存在了258名職業選手。我們可以看一下概率,0.000258%,換一個說法,就是38.75萬玩家當中誕生了1名職業選手。大家可以發現,成為職業選手是極小概率的事件,絕大多數人不適合走這條路,這和成為奧運冠軍差不多。

有著更多社會閱歷的家長不想讓孩子選擇這條路,試圖說服孩子,但往往事與願違。我們溝通的過程往往是這樣的:孩子們大談自己的電競理想,而家長呢說它的人生前途,每個人都在試圖用自己對於電競的一知半解來說服對方,往往就像雞同鴨講。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溝通問題,勸說孩子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在於專業,因為只有專業才能建立起家長和孩子在電競這個領域的溝通橋梁。如果孩子想成為職業選手,家長也不要過分激動,應該坐下來仔細地和孩子以專業的角度來聊一聊。

在你選擇成為電競職業選手之前,應該直面地、坦誠地回答三個問題,家長和孩子一起:

第一,孩子是否做任何事情都不認真,只是在遊戲和電競上有一些小天賦,覺得在電子競技行業能夠逆襲成功的?很遺憾,電子競技是需要絕對的付出和努力,而且遊戲玩到專業的程度也沒有那麼好玩。

第二點,是否孩子日常缺少關愛,缺少陪伴,甚至遇到了一些社交問題,在遊戲和電競裡面尋找社交和滿足,尤其是心理滿足?我們發現有些案例,孩子在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好,到了高中卻因為沈迷遊戲而學習成績下滑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到了高中,課業壓力巨大,孩子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拿不到非常好的成績,家長又寄予孩子巨大的希望,孩子不想讓家長傷心,說自己沈迷遊戲了,於是家長和老師對遊戲口誅筆伐,而真正的核心原因卻被掩蓋了。有些案例表明,遊戲成為了孩子逃避家庭和社會問題的避風港。

第三個問題,是不是孩子自己也明知道自己當不了電競選手,只是以電競為名義,想多玩點遊戲。家長說:「不要玩遊戲了。」孩子說:「我不是在玩遊戲,我是在打電競!電子競技是正規的體育項目,你作為家長懂不懂啊?」有些調皮的孩子會有這種做法。

如果捫心自問不是這三個問題,孩子不是不認真,不是缺少關愛,也不是故意調皮,想真正實現電競夢想,想獲得金牌和世界冠軍的話,那我們就應該以專業的角度來認真地思考一下和研究一下電子競技了。

我們首先要知道傳統體育和電子競技的差別:

在運動原理上,傳統體育是全身肌肉協調的「大肌肉運動」,我們比的是強壯,而電子競技比的是手、腦和眼的協調程度,比的是神經反應。這也是電子競技遭到這麼多非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它和我們傳統意義上對於體育的認識很不一樣。

第二,在表現形式上,傳統體育多是身體的直接碰撞和對抗,是身體上的對抗,而電子競技是通過操控虛擬角色的對抗,有點類似於大腦和神經反應的對抗。

另外,在水平的判斷和遊戲天賦的判斷上,傳統體育更加容易,而電子競技更難。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外形,大致能判斷出他適合從事哪項傳統體育項目,但是我們通過一個人的外表是無法看出大腦和神經系統反應的強弱。而且呢,在傳統體育過程當中,我們更容易判斷我們和職業選手的差距,比如說在職業的籃球賽場上,那些運動員發生的蓋帽、扣籃等這些行為,我們一般普通的籃球愛好者很難做到,我們能夠直接感覺到我們和職業運動員的差距。但是電子競技,因為大家操縱的都是虛擬角色,普通玩家有的時候一樣能夠 打出職業選手能打出的精彩畫面。這就給很多人錯覺,以為我的遊戲水平也很高,可以去打職業。很多認為自己遊戲水平很高,要去打職業的孩子,就有點像你們班級里籃球打得非常好的孩子,要去打職業籃球賽一樣。理想和現實,往往差距是巨大的。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電子競技很難從外表上直接看出來,我們都不知道誰是合適的電競選手,那麼我們如何專業準確地判斷呢?

很多人想,要是有一套專業的測試標準就好了,像傳統體育那樣,我們測量身高、體重和肌肉類型,以及我們的爆發力和心肺功能,就可以判斷出你是否適合從事傳統體育項目。但是很遺憾,電子競技並沒有這樣的測試標準。因為對於人的神經反應系統的測量,尤其是在極限狀態下的神經系統反應的測量是很難的,而且也無法判斷出、測量出職業選手所需要的那種快速反應能力和臨場決斷能力,也無法測試出職業選手的遊戲天賦。

既然專業的測試標準不行,那麼我們只能依靠經驗判斷了,這就是我開場說到的,很多家長都來找我,幫助判斷孩子的遊戲水平。其實最好是找國內的頂級俱樂部,找他們的教練和職業選手來判斷你的遊戲水平。

但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電競資源,那怎麼辦?給大家介紹一個更加簡單的做法,就是看是否有職業俱樂部邀請你去試訓。因為幾乎所有遊戲都有一套排名系統,有天賦的水平高的玩家會自然地排在前面。這就是我剛才說的,這麼些年找我來測試的孩子當中,我沒有發現一個人有這種競技的天賦,就是因為絕大部分有天賦的選手早就被職業俱樂部發掘了。

即便有職業俱樂部邀請你去試訓,或者你當了一個職業選手,你也不要沾沾自喜。因為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你可能永遠是二線隊員,無法上場。進入了職業選手序列,想繼續發展,那是一個更加殘酷的一個概率問題。

我這麼實話實說,看似澆滅了很多人的「電競夢想」,實話實說,大家對於電競的想象空間已經不大了,但是呢,這只是我以專業和客觀的角度澆滅了絕大多數人不切合實際的「職業電競夢想」。要想從事電競呢,還有很多機會,電競夢想也有很多方面!

首先我們可以成為電子競技的參與者,我們可以享受欣賞、參加業餘比賽,獲得電競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電競的參與者。

還是想當電競職業選手?這不是想當就能當的。而且電競也不是大家學習成績不好,或者是被逼無奈的最後選擇。這就好像說,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很差,不想學習,我要當籃球明星運動員一樣。職業選手需要有特殊的天賦和極其刻苦的努力和良好的機遇。

什麼是職業選手的天賦?請大家伸出雙手,和我感受一下。在我們的PC電競時代有一個數值,就是每分鐘點擊鼠標和鍵盤的次數。一般的職業選手能夠達到每分鐘300次,1秒鐘5次到6次。大家可以試一下,活動一下你的手指。我看很多人在笑,可能覺得自己達標了。但是呢,職業選手是在大腦神經控制系統下的點擊和操作,他是操縱自己的軍隊,操縱自己的角色。我們剛才的訓練頂多算是震顫,震顫我們的手指而已。跟大家說一個更加絕望的數據,頂級職業選手的瞬時爆發速度,也就是短時期內的爆發手速,能夠達到每分鐘500次。大家去想一想。

最後呢,還可以成為像我這樣的電競從業者。我們都是電競行業的幕後工作者,我本人除了做英雄體育VSPN的聯合創始人兼COO之外,我還很榮幸地受聘中國傳媒大學,我是中國傳媒大學的客座教授。中國傳媒大學開設了藝術與科技這樣一個專業,就是網上所說的電競專業。這個專業是培養遊戲和電子競技產業的高端管理和運營人員。如果想做電競,不只是當選手一條路,也可以好好學習,報考中國傳媒大學。我相信各位家長不會不同意的。

電子競技當到職業選手是我們整個產業的奇跡,而且電子競技也是我們運動發展的一種規律,它是從「大肌肉運動」發展到「小肌肉運動」這樣一個過程。我們更多的人可以欣賞這個奇跡,但同時記住,我們也是奇跡的參與者和創造者。

謝謝大家!

平台注册入口